民营文旅经济的战略价值与创新发展

【摘要】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2025年2月,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,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、大有可为,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。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,民营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广阔空间。在文化和旅游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浪潮中,民营文旅企业凭借强大的创新活力和市场适应性,展现出巨大的战略价值和发展潜力,成为推动文旅领域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
民营文旅经济的战略价值

一是创新引领价值。民营文旅企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主动开拓者,在文旅经济创新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性作用。从携程、同程等OTA企业的业态升级,到华住、亚朵等酒店集团的品牌塑造;从爱奇艺通过AI技术优化影视内容创作的模式变革,到腾讯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历史文化体验项目的场景创新,民营企业始终站在文旅创新的前沿,为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以民营游戏开发商深圳市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《黑神话:悟空》为例,作为首款国产现象级3A游戏,《黑神话:悟空》在全球游戏市场获得了销量和口碑的双丰收,促进了中国服务贸易和文化贸易“走出去”。游戏中的场景取景于全国36个建筑古迹,带热了线下取景地旅游业,特别是山西文物旅游的打卡热,开拓了“线上游戏+线下旅游”的文旅融合新模式和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。同样由民营企业制作的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是又一现象级作品,全球累计票房收入超过150亿元,不仅深挖传统文化元素,引领国产动画电影创新,还带动电影相关景区出圈,形成了“以影带游”的新样板。

二是消费促进价值。民营文旅企业不仅提供多样化、个性化的文旅产品和服务,丰富文旅市场供给,还通过创新消费场景和服务模式,推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。近年来,主题公园、特色小镇、乡村民宿等新型文旅业态兴起,成为吸引游客、带动消费的重要驱动力。文化、旅游、商业等多领域资源的融合共生,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费集聚区,进一步带动了周边餐饮、购物、娱乐等消费的联动发展。民营文旅企业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模式,通过数字技术拓展消费渠道,提升消费便利性。例如,途牛旅游网与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合作,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,激活江苏县域文旅消费市场。民营文旅企业在文旅消费领域的创新实践,不仅推动了文旅领域的高质量发展,还为扩大内需、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三是就业拉动价值。文旅产业涵盖文化、创意、旅游、酒店、餐饮、交通等领域,具有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,而民营文旅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从景区的开发与运营,到酒店、餐饮、交通等配套服务,再到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销售,民营文旅企业为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。从基层服务人员到高级管理人才,民营文旅企业为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者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。以乡村旅游业态为例,大量返乡创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参与其中。在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,当地农民通过参与民宿经营、农家乐服务等工作,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劳动者到文旅从业者的身份转变,收入水平显著提升。在民宿、农家乐等充分竞争的领域,民营企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,推动了各层次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。

民营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辩证关系

文旅经济是融合度高、关联性强、影响广泛的服务经济,也是依赖于民营企业发挥灵活性、自主性、创新性优势的市场经济,因此要从全局出发,坚持用系统性、动态性和辩证性思维审视和推动民营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。

一是民营文旅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关系。在文旅经济演化发展中,合作与竞争并存,二者相辅相成。一方面,各方通过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,共同构建文旅产业生态圈。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合作开发文旅项目,可有效发挥民营企业的创新、效率优势和国有企业的资金、政策优势,实现互利共赢。另一方面,竞争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,推动行业整体发展。民营文旅企业要找准自身生态位,明确主营业务与非主营业务的关系,实现专业化与多元化发展的平衡。在竞争中寻求合作机会,在合作中保持适度竞争,这种动态平衡不仅有助于民营文旅企业自身的发展,也是整个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。

二是民营文旅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。经济效益是民营文旅企业的生命线,社会效益则是其发展的压舱石,二者缺一不可。一方面,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,创新产品服务、优化运营模式有助于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,为履行社会责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。另一方面,社会效益的实现不仅能增强民营文旅企业的社会认同感与品牌价值,还能通过优化外部环境、提升企业声誉而吸引更多文旅消费者,为企业带来长期稳定的经济回报。民营文旅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,还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践行“科技向善”理念,推动环境、社会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。

三是民营文旅企业守正传承与开拓创新的关系。民营文旅企业既要注重传承文化传统,也要积极推动发展创新,以实现文旅资源的活化与可持续利用。在实践中,文旅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需要突破资源流动不畅、创新创意受限以及协同治理不足等多重挑战。民营文旅企业要在传承中创新、在创新中发展,结合地方特色文化、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意设计,开发出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的文旅产品;要通过政策支持、技术创新和市场运作的协同作用,推动文旅领域从传统模式转向“文旅+多元化+跨产业”的深度融合,提升文旅产品的附加值,增强文旅经济的核心竞争力。

民营文旅经济的创新发展

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,民营文旅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优势,通过产品、业态和科技创新,提升核心竞争力。产品创新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文旅需求的核心,业态创新要求民营文旅企业突破传统模式、探索新兴业态,科技创新是提升文旅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。总体而言,民营文旅经济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宏观层面的营商环境、要素层面的金融支持、微观层面的内生能力,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。

一是优化民营文旅经济的营商环境。营商环境是民营文旅经济发展的基础,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民营文旅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。各级政府应以“有为”的姿态提供普惠、高效、便捷的政务服务,秉持“有事即服务、无事不打扰”的理念,简化行政审批流程,通过推行“一站式”服务和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模式,让民营文旅企业将更多精力聚焦于产品研发、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等核心业务。同时,良好的市场秩序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要加强市场监管,规范文旅市场秩序,保护民营文旅企业的合法权益;建立公平透明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,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,为民营文旅企业创造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,推动文旅经济在公平、公正的环境中健康发展。

二是提升民营文旅企业的投融资效率。在要素支持方面,投融资机制的优化是民营文旅企业发展的关键。数字普惠金融的推广能够有效降低金融服务门槛,为中小民营文旅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。为此,要积极推动文化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相结合,开发针对文旅产业的专项金融产品,提高民营文旅企业的融资效率;探索文旅领域的产业基金、股权融资、债券发行等投融资方式,拓展民营文旅企业的融资途径,满足民营文旅企业的资金需求。此外,要聚焦于盘活存量资产开展高效投资,既要发挥文旅产业盘活社会存量资产的功能,也要盘活文旅领域的存量资产,提高民营文旅企业的投资效率。总之,完善的投融资机制是推动民营文旅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,也是实现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。

三是建设世界一流的民营文旅企业。作为文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民营文旅企业应力争上游、迈向卓越,为建设文化强国、旅游强国贡献力量。在战略层面,要顺应发展趋势,主动拓展国际市场,加强与全球文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,通过与国际先进文旅企业的合作与交流,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与运营模式,全面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,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。在服务层面,要牢固树立工匠精神,将服务与产品品质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,通过精细化管理与专业化服务,为消费者提供新奇、满意的文旅体验。总之,民营文旅企业要在品牌建设、技术创新和国际化运营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,推动文旅产业从国内竞争走向国际竞争,助力中国文旅产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
分享到: 更多
返回列表